中国广电总局主要从技术创新、内容生产、网络建设、行业治理、生态构建等多个方面推动5G + 广电内容生态融合:

  1. 技术创新与升级

    • 推动制播体系技术升级:利用5G“高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加快推进制播体系技术升级。如采用“5G + 人工智能”模式,在内容生产环节利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虚拟主持播报、文稿唱词、内容转写等,在内容分发环节通过会话机器人等带来交互体验,在内容审核环节进行智能化自动审核;运用“5G + VR/AR”模式增强用户沉浸式体验;实现“5G + 4K”超高清转播,提升4K内容生产效率和视觉感受。
    • 促进制播平台智能化转变:以推动制播平台云化、IP化、IT化为核心,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制播体系向融合化、智慧化制播体系转变。实现智慧媒体服务云与制播云的互联互通、协同联动、融合创新,构建智慧云平台,推动传统制播网络向互联互通的IT架构转变。
  2. 内容生产与传播优化

    • 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利用场景重现、数据分析,通过用户画像充分了解用户。建立强大的用户数据库与对应的内容、产品及应用数据库,开发场景智能化识别与产品智能推荐系统,实现信息生产传播与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智能匹配。
    • 强化科技创新对内容创作的支撑:鼓励全行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推动内容播出、传输、接收、监管等全链条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变革。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重塑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实现台、端、号一体化融合发展。
  3. 网络建设与整合

    • 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以新理念、新方法加快网络整合步伐,打造“全国一张网”,向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方向发展。统筹有线、无线、卫星,打造功能强大的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网、数字文化传播网、基础战略资源网。
    • 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2025年年底要完成有线电视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工作,开展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变革,构建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广电视听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全媒体生产、传播、管理体系。
  4. 内容生态治理与规范

    • 加强网络视听内容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等,对网络微短剧等进行规范管理,为网络视听以及微短剧创作者指明创作方向,营造良好创作生产生态。
    • 建立“内容安全 + 创新激励”双轨机制:各平台需落实主体责任,建立AI生成内容溯源系统,杜绝低俗化、同质化内容。同时推动成立“网络视听创新联盟”,探索新业态的标准化运营。
  5. 推动超高清发展

    • 强化政策部署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发展:将2025年定为“超高清发展年”,在内容方面,推动全国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等全面实现超高清化;在播出方面,以“1 + 3 + 6 + 6”为牵引,提升超高清内容占比,开通超高清专区;在传输方面,实现超高清覆盖和网络承载能力提升,加快标清关停;在接收方面,增加超高清机顶盒数量,提升移动终端超高清视听体验;在产业方面,加速专业设备和消费类超高清视听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
  6. 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

    • 推动网络视听与多产业融合: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推动内容、渠道和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支持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产业向电子商务领域拓展,推动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 开展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征集推选:组织开展“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年度征集推选工作,加快新型广电网络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行业资源整合聚合和智慧广电网络服务创新推广,丰富拓展智慧广电网络 +“政用、商用、民用”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
  7.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部署实施“视听出海2025”工程,重点打造“中国故事全球表达”矩阵,加强技术标准输出,推动中国超高清标准成为国际通用规范,提升我国广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总局如何推动5G+广电内容生态融合?
本文地址:https://www.hm-zl.cn/archives/3900.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