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用户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下降是中国广电面临的挑战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用户消费习惯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广电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创新业务模式
- 发展“5G + 内容”业务:中国广电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激活广电版权库资源,开发“红色文化IP + 虚拟现实”“戏曲经典 + 沉浸式剧场”等新形态内容,建立国家文化专网核心内容池。例如将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5G网络进行VR呈现,让用户有更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吸引用户付费,提高ARPU值。
- 拓展“5G + 场景”应用:深耕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场景,通过广电终端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社区安防、远程医疗等服务的集成化运营。比如在智慧社区中,居民可以通过广电5G网络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同时社区安防系统也能实时将监控画面传输到居民手机上,增加用户对5G服务的依赖度和使用频率,进而提升ARPU值。
- 探索“5G + 政用 + 商用”模式:在政务市场,深度参与数字政府建设,为应急广播、党建融媒体、基层治理平台提供专网服务;在垂直行业,聚焦文旅、教育、工业等领域,推出“5G + 4K慢直播景区监测”“XR虚拟实训系统”“工业互联网视听质检”等解决方案,开辟B端增长曲线,提高整体ARPU值。
优化产品体系
- 推出差异化产品:结合广电5G产品特性,针对不同市场打造差异化产品体系,发挥文化企业特色,定制权益服务。例如,先后与学习强国、湖南卫视/芒果TV、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单位合作推出强国卡、青春卡、乐活卡等专属权益卡品,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吸引更多用户选择更高价值的套餐,提升ARPU值。
- 提升用户体验:近六年来,广电与各大手机制造商紧密合作,确保主流手机型号顺利升级并适配广电网络。2022年9月之后上市的手机产品,均出厂时默认支持广电网络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广电5G的便利性。同时,持续优化网络覆盖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良好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用户,增加用户粘性和消费金额。
加强用户运营
- 提升用户参与感: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内容生产模式转变,从内容策划、生产、发布、传播、运营的各个环节获取用户互动信息,根本改变内容生产模式。例如中央级和省级广电公司依托融合媒体中心,采用“项目团队 + 内容中央厨房 + 企业化运营”模式,由项目团队承担精品和爆品的策划和生产、中央厨房承担融媒体内容的统一生产,企业化运营保障内容的变现,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和对内容的消费,从而提升ARPU值。
- 开展精准营销: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的内容推荐和营销活动。例如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出个性化的套餐和优惠活动,提高用户的付费意愿和消费金额。
- 提高用户留存率:建立完善的用户服务体系,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例如提供24小时客服热线、在线客服等服务,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和投诉,降低用户流失率,稳定ARPU值。
强化技术创新
- 参与5G技术试验:积极参与5G - A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试验,如2024年中国广电正式与多家行业伙伴合作,完成了一系列5G - A 3CC、增强RedCap及毫米波等技术试验,推进5G - A的商用进程,提升自身在5G技术领域的话语权。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高速、稳定、低延迟的网络服务,吸引用户选择更高价值的套餐,提升ARPU值。
- 研发自主可控技术:联合华为、阿里云等企业,研发智能编解码、数字孪生、区块链版权保护等关键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广电技术标准体系,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自主可控的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ARPU值。
拓展市场渠道
- 加强线下渠道建设:增加营业厅、服务网点等线下渠道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用户的线下服务体验。例如在营业厅设置体验区,让用户亲身体验广电5G的特色业务和应用,提高用户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 拓展线上渠道:加强官方网站、手机APP等线上渠道的建设和推广,提供便捷的业务办理和客户服务。例如通过手机APP实现线上选号、开卡、缴费等业务,提高用户的办理效率和满意度。
加强产业合作
- 与内容平台合作:与芒果TV、哔哩哔哩等平台成立合资公司,创新内容合作机制,丰富5G内容服务,吸引更多用户。通过合作,整合各方的资源优势,提供更多优质、多样化的内容,提高用户的消费意愿和ARPU值。
- 与产业链企业合作:与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5G产业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例如与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发适合广电5G网络的设备,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5G应用,丰富应用生态,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消费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