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网络基础优势带来的潜力
- 700MHz频段特性:中国广电拥有700MHz频段,该频段覆盖广、传播损耗低、穿透力强。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中,这一特性使得广电5G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高效的信号覆盖。例如在“5G + 智慧物流”场景下,可在厂房内部部署700MHz基站和工业模组,承载堆垛机、AGV、IGV等不同形态物流设备的集群控制调度,解决了WIFI联网不连续、穿透金属框衰减大、信道相互干扰等技术问题,实现大型物流厂房自动化设备全域低时延无间隙运行;在“5G + 智慧港口”方面,基于700MHz频段强大的覆盖能力和绕射能力,实现了青岛前湾港集装箱码头港区半径3公里的有效信号覆盖,在码头龙门吊、集装箱堆叠等金属屏蔽复杂环境下,以700MHz单基站满足了码头的数据调度业务承载需求。
- 网络建设成果:自2019年获得5G商用牌照以来,中国广电持续推进700MHz 5G基站部署建设,全国广电5G网络深度覆盖。这为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下的网络连接需求,推动广电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
平台与技术能力带来的潜力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建构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电目前参与建立了武汉节点,黄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节点项目由湖北广电承接。截至2022年11月,企业注册量已达20万、日解析量达到1.5万次,未来将通过提供基本标识、产业链应用、大数据、边缘层快速接入等能力,满足接入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多种需求。这有助于企业实现设备、产品、生产流程等的精准识别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算网协同与云底座建设:中国广电统筹“有线 + 5G + 无线 + 卫星”等多种传输方式,强化算网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全国广电网络行业已经投产数据中心近百处,以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1 + 7 + 31 + N”的多级分布式算力体系,统筹规划智算、通算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高效能、高安全、高可靠的广电云底座。这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数据存储支持,能够满足工业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的需求。
- 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中国广电已建成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接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预警平台,以及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省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协调联动,支撑工业网络与安全综合分析。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工业互联网中的安全威胁,保障工业系统的稳定运行。
行业应用拓展带来的潜力
- 赋能传统工业行业:中国广电聚焦智慧电力、智慧矿山、工业制造等十大行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场景为牵引,加速广电5G广域专网、私域专网、本地专网等规模化落地,创新开发工业互联网一栈式解决方案。例如在智慧矿山领域,已在内蒙古、山西、辽宁等省区打造了智能选矿、智能采矿、智能运输、智能管理等服务;在智慧工厂领域,已在宁夏等省区扩展了工业数据大模型服务,提高了客户战略决策及经营管理效率;在智慧电力领域,联合研发了适配电力工控和特殊作业场景的5G系列产品,创新研发了多种组网方式,并形成一栈式5G电力专业化服务,支持多种工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大量的电力应用。
- 拓展新兴应用场景:除了传统工业应用,中国广电还在不断探索新兴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如在“5G + 自然资源监测”方面,承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在700MHz频段的有线无线融合网络覆盖下,可利用野保相机对野生珍稀动植物进行实时监测,对进出林区的车辆及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并对森林防火做出快速有效的预警。此外,在“5G + 智慧文旅”“5G + 数字乡村”等领域也有相关应用落地,展示了广电5G在跨行业融合应用方面的潜力。
产业合作与生态构建带来的潜力
- 产业合作:中国广电秉持“创新、融合、开放”的发展理念,积极与产业各方开展合作。在网络建设、技术融合、应用开发等方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例如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将广电5G技术集成到汽车中,推动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等应用的发展。
- 生态构建:中国广电致力于构建多元的生态体系,招募优质伙伴构建广电新生态,共同促进工业互联网的行业发展。通过建立开放的平台和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参与,丰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