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的特性,为边疆地区远程医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迪庆、甘孜等地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远程手术
- 迪庆首例5G远程机器人手术:4月22日10时,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专家团队的远程精准操控下,全球领先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微创”在迪庆州人民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直肠癌根治术,这是我国首例高原地区5G远程机器人肿瘤手术。手术依托瑞金医院远程手术智联中心,通过毫秒级响应的5G专网,将州人民医院手术室内的高清操作画面、触觉反馈数据实时传输至数千公里之外的瑞金医院的手术操作平台,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精准锁定病灶,瑞金医院主刀医师通过远程操控“微创”的机械臂精准稳定地完成血管裸化。此次手术让迪庆及周边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常态化享受国际一流医疗服务,标志着“数字飞刀”技术正式落地雪域高原。未来,州人民医院将致力于从首例突破到常规开展,以数字技术重构高原医疗新生态。
远程会诊
- 甘孜县成功救治终末期心衰患者:在平均海拔3200米的甘孜县雪域高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对口支援的主治医师王珏,借助四川省5G远程医疗协同调度平台,联合多学科力量,成功挽救了两名合并多脏器衰竭的终末期心衰藏族患者的生命。两名患者入院时心脏功能极度危险,病情急剧恶化,多重危机接踵而至。针对患者的危急病情,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疗队迅速启动四川省5G远程医疗协同调度平台,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肾病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展开远程会诊。在72小时内,两地专家紧密协作,连续开展了5次多学科远程会诊,针对高原环境下多脏器支持治疗的复杂难题,制定出个性化的精准救治方案,最终两位患者的病情由危转安,顺利步行出院。
远程医疗的其他应用及优势
- 远程诊断与实时会诊:5G网络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特性,使远程诊断与实时会诊成为可能。医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患者进行实时视频通话,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边疆地区,基层医生可以通过5G远程医疗平台,实时向上级医院专家请教,获取专业指导,提高基层医院诊断准确率,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 远程监护:5G网络的万物互联特性,使远程监护成为可能。医生可以通过5G网络连接患者的医疗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于边疆地区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远程监护可以让他们在家中就能得到及时的医疗关注。
- 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5G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医疗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可以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5G技术降低了远程医疗的成本,提高了便捷性,患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轻松地访问远程医疗服务,无需前往医院或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