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中国广电5G用户数已达3275万,距离其设定的“三年发展5000万移动用户”目标仍有约1700万的缺口。在其用户突破千万背后,市场渗透率相关的故事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与饱和挑战
- 人口红利消失,市场趋于饱和:根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8亿户,远超人口总数(约14.2亿),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达到127.84%。同时,5G用户数增长主要依赖存量用户升级,新增用户空间极为有限,市场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在这样的高度饱和市场中,中国广电要提高5G用户渗透率,面临着从其他运营商抢夺用户的艰巨任务。
- 三大运营商主导,竞争压力大: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长期主导市场,资费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且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它们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成熟的网络覆盖和较高的品牌认知度,这使得中国广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例如,在价格方面,三大运营商的套餐价格相对较高,但也拥有大量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在网络覆盖上,它们的基站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稳定的网络服务。
自身优势:差异化竞争的资本
- 700MHz黄金频段:中国广电拥有700MHz频段,这是被通信业奉为“黄金频段”的电磁波。该频段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适合广域覆盖和农村地区网络部署。使用700MHz仅需2 - 3个基站即可覆盖3.5GHz频段需15个基站才能覆盖的区域,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截至2025年,98%以上新入网5G手机支持n28频段(即700MHz),327款手机已适配广电网络,覆盖主流品牌。这一频段优势使得中国广电能够在网络覆盖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更多用户,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用户。
- 5G NR广播技术:“5G NR广播”被认为是推进广电5G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作为一种新技术,5G NR广播应用使得移动手机等终端成为一台小型电视机,可在无认证、无SIM卡的状态下实现跨运营商的单向广播电视信号接收,可提供以实时全媒体直播、点播互动、4K/8K、VR/AR沉浸式体验、公共应急、应急交互广播、V2X车联网等应用场景。从标准层面来看,中国广电5G NR广播已先后被3GPP、ITU认可,使5G NR广播标准不仅成为信息通信标准,也成为了数字电视标准。这一特色服务为中国广电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有望吸引更多对多媒体内容和服务有需求的用户。
发展策略:多举措提升渗透率
- 价格策略:广电5G套餐资费显著低于传统运营商,这是由于三大运营商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广电需要通过价格优势吸引用户,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群体。例如,广电推出了一些低价套餐,如6元 = 4G通用流量,29元 = 100G流量 + 100分钟通话,首充100送100,额外再送18G流量 + 100分钟通话(比三大运营商同类套餐便宜60%)等。这些低价套餐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吸引了部分用户选择中国广电5G。
- 共建共享模式:2021年广电与移动签订《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启动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这种模式既避免了重复建设,让广电利用移动的成熟网络快速实现全国覆盖,又能让广电将资源集中于差异化服务。通过共建共享,中国广电能够快速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市场渗透率。
- 业务创新与融合:中国广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起柱在CCBN2025上表示,中国广电将创新移动业务,力促广电5G稳存量、拓增量,发展“5G + 文旅权益”特色产品;加速5G NR广播产业成熟,推动广播电视向人人通、终端通、移动通迈进。此外,广电还可以将5G与自身的有线电视业务、内容分发网络等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提高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面临挑战:阻碍渗透率提升的因素
- 号卡放号限制:近期有网友爆料,中国广电APP在北京、湖南、四川、新疆等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无法选号,线下营业厅选号也有诸多限制条件,如必须为该公司的有线电视有效注册用户,身份证号码须以“110”开头等。这些不合理的限制条件可能影响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对中国广电5G的兴趣和选择意愿,从而阻碍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 网络建设与服务质量:尽管中国广电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加快了网络建设速度,但与三大运营商相比,其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仍可能存在差距。此外,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国广电不能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用户可能会选择其他运营商,导致市场渗透率难以提升。
- 品牌认知度低:作为新兴运营商,中国广电的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相对较低。很多用户对中国广电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网络质量、服务内容等方面存在疑虑。这使得中国广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吸引更多用户,影响了市场渗透率的提高。
中国广电5G用户突破千万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一定成果,但要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发展策略,克服面临的挑战,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