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MHz清频工程对于地方中国广电而言,确实带来了诸多转型阵痛,但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阵痛体现

  1. 传统业务受阻

    • 模拟电视业务关停:700MHz清频工作要求关闭对应频率的电视业务,这意味着地方中国广电需要逐步停止传输模拟广播电视节目。如歌华有线根据相关政策要求,拟于2025年6月30日全面停止传输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在此之前,各地也陆续开展了频道调整和模拟电视信号关停工作,这直接影响了地方广电以模拟电视业务为基础的传统收入来源。
    • 相关产业受影响:700MHz清频涉及到中央无线电视覆盖工程和CMMB工程等,此前广电系统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清频工作使得这些项目需要进行调整或关闭,例如中央无线电视覆盖工程在总计超过2万台发射机关闭/新增/调整中,受到影响的比例达到75%左右,全国400余台CMMB发射机中,需要调整的也达到90%以上,给地方广电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
  2. 清频工作难度大

    • 技术复杂:700MHz清频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环节复杂的工作。全国广电各地频率占用情况不一,但均对700MHz频段造成强干扰,干扰信号主要为8MHz带宽的广播。要完成清频,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采取清频措施,这对地方广电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投资巨大:清频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网络改造等。同时,由于700MHz频段之前被广泛用于广播电视业务,清频后还需要对受影响的用户进行妥善安置和服务承接,这也增加了地方广电的运营成本。
  3.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 与三大运营商竞争:虽然中国广电获得了700MHz频段这一优势资源,但在5G市场整体竞争中,仍面临着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巨大压力。三大运营商在基站建设、终端适配、品牌认知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例如截至2024年,中国广电仅建成25万座5G基站,不足移动的1/3,仅30%的5G手机支持广电频段,在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上与三大运营商差距较大。
    • 业务转型挑战:地方中国广电需要从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务向5G通信业务、智慧广电等多元化业务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新构建业务模式、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挑战,导致业务转型难度较大。

转型机遇

  1. 5G网络建设优势

    • 频谱资源优势:700MHz被称作是无线网络覆盖的黄金频段,具有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组网成本低等优势。相比中国移动2.6/3.5GHz可以节省6倍以上的基站,地方中国广电可以利用这一频段优势,快速实现5G网络的广覆盖,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山区等地区,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5G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 推动5G业务发展:清频工作完成后,地方中国广电可以全身心投入到700MHz 5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中,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开展共建共享合作,加快5G网络的部署和商用。同时,可以基于700MHz 5G网络,开发更多的5G应用和服务,如5G+智慧广电、5G+垂直行业应用等,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2. 内容与传媒资源整合

    • 丰富5G内容服务:地方中国广电拥有丰富的视频内容、节目资源与传媒资源储备。在700MHz 5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将这些资源与5G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5G视听媒体应用,如5G高新视频建设和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具特色和高质量的视听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 拓展政企市场:凭借在内容制作和传播方面的优势,地方中国广电可以积极开展5G在政企市场的应用,如为政府部门提供智慧政务解决方案、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转型的通信支持等,拓展业务市场和收入来源。

700MHz清频工程虽然给地方中国广电带来了转型阵痛,但也为其在5G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地方中国广电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和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700MHz清频工程:地方中国广电的转型阵痛
本文地址:https://www.hm-zl.cn/archives/390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