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模组价格战的临界点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出现,其触发条件与行业格局演变密切相关。结合广电5G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动态,价格战将经历“试探期-白热化-重构期”三阶段演进:


一、价格战触发条件与临界点预测

阶段时间窗口核心指标临界点标志
试探期2024-2025年广电模组市占率<15%,友商降价幅度<10%广电推出首款低于300元的5G模组(对标移远RM500Q)
白热化期2026年上半年广电市占率15-25%,友商降价幅度>20%行业TOP3厂商毛利率跌破15%
重构期2026年下半年广电市占率>30%,模组价格触底至150元出现“零元购机”模式(合约绑定5G套餐)

二、价格战关键驱动要素

1. 成本结构差异

  • 广电优势:700MHz模组芯片采用国产化方案(如紫光展锐V510),BOM成本较高通方案低30%。
  • 行业现状:2025年5G模组平均成本为420元(高通方案),国产替代可使成本降至280元。

2. 市场渗透压力

  • 用户增长瓶颈:广电5G用户渗透率需从2025年的18%提升至2026年的35%,倒逼模组价格下探。
  • 竞争格局:中国移动模组市占率超50%,华为/移远合计占35%,广电需通过价格打破垄断。

3. 技术迭代加速

  • RedCap普及:2026年5G RedCap模组成本将降至100元以下,广电可通过简化功能(如关闭毫米波)抢占物联网市场。
  • 国产芯片突破:华为海思Boudica 4芯片量产,支持n28+n41双频,成本较前代降低40%。

三、价格战演化路径

1. 试探期(2024-2025)

  • 策略:广电以“补贴换市场”模式推出定制模组,价格较竞品低15-20%。
  • 案例:2025年Q2推出广电-移远联合品牌RM520Q(售价399元),内置广电700MHz优先调度算法。
  • 行业反应:移远/广和通跟进降价10%,但毛利率仍维持在20%以上。

2. 白热化期(2026上半年)

  • 策略:广电联合中国移动发起“双模模组补贴计划”,采购量超1000万片时单价降至250元。
  • 技术降本:采用国产PA芯片(如唯捷创芯L-PAMiF)替代Skyworks方案,成本再降15%。
  • 行业洗牌:中小模组厂商退出,行业CR5集中度提升至80%。

3. 重构期(2026下半年)

  • 模式创新:推出“模组即服务”(MaaS),用户预存3年话费可免费获得模组。
  • 生态绑定:模组预装广电5G NR广播SDK,与机顶盒、智能电视形成捆绑销售。
  • 价格触底:标准版5G模组价格下探至150元,仅为高通方案同性能产品的1/3。

四、临界点后的行业格局

  1. 市场结构

    • 广电模组市占率突破40%,成为价格主导者;
    • 高通方案退出中低端市场,专注车规/工业级高端领域。
  2. 技术路径

    • 700MHz模组成为标配,支持n28+n79双频聚合的模组占比超60%;
    • AI模组渗透率从2025年的5%提升至2026年的25%。
  3. 商业模式

    • 从“卖硬件”转向“硬件+服务”订阅制,模组毛利率回升至25%;
    • 广电通过模组预装收取内容服务费(如V2X实时路况推送)。

五、风险与不确定性

  1. 政策风险:若频谱资源开放(如允许外资企业参与700MHz建设),价格战可能提前爆发。
  2. 技术替代:卫星直连通信(如Starlink)若实现低成本广覆盖,将削弱广电频段优势。
  3. 供应链风险:国产芯片良率若低于85%,模组成本降幅将不及预期。

结论:2026年行业拐点已现

当广电5G模组价格击穿150元红线时,将触发全行业价格体系重构。此临界点的达成不仅依赖广电的激进定价策略,更需国产芯片供应链的成熟支撑。价格战后存活的厂商将形成“广电系(硬件)+华为/阿里(平台)+垂直行业龙头(应用)”的新生态格局,推动中国5G模组产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模组价格战:何时触达临界点?
本文地址:https://www.hm-zl.cn/archives/375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30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