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在5G与6G技术演进中展现出前瞻性布局,通过“5G-A筑基、6G创新、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策略,构建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竞争力。其核心路径可概括为以下三大方向:


一、5G-A技术深化:6G演进的试验田

  1. 关键技术验证

    • 通感一体化:2024年完成全国首个地铁5G-A通感一体基站部署,实现厘米级定位与通信融合,实测定位精度达0.3米,时延低于10ms,为6G通感算一体奠定基础。
    • 毫米波突破:在苏州、上海等城市开展28GHz毫米波测试,单用户峰值速率突破10Gbps,验证了高频段大容量传输能力,支撑未来6G空天地一体化覆盖。
    • RedCap规模化:推出工业级RedCap终端,支持700MHz频段四接收技术,连接成本降低60%,已在智慧矿山、智能电网部署超10万台设备。
  2. 网络架构升级

    • 分布式云网融合:构建“1+4+N”算力网络(1张骨干网+4大区域枢纽+N个边缘节点),实现5G-A网络切片与算力资源动态调度,支撑8K视频实时渲染等场景。
    • AI原生网络:引入意图驱动网络(IDN),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流量波动,基站能效提升35%,运维成本下降28%。

二、6G技术预研:六大方向提前卡位

  1. 太赫兹通信

    • 联合华为成立“太赫兹联合实验室”,完成0.1-3THz频段信道建模,突破100米级超高速传输技术瓶颈,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2Tbps峰值速率。
  2. 智能超表面(RIS)

    • 在雄安新区开展RIS辅助覆盖试验,通过可编程超材料动态调控电磁波传播,将700MHz频段覆盖半径扩展至12公里,穿透损耗降低15dB。
  3. 通信感知融合

    • 基于5G NR广播技术,开发多维感知系统,实现环境三维建模与目标识别,2025年计划部署于20个城市安防场景,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4. 算力网络

    • 构建“云-边-端”三级算力架构,将广电云算力下沉至基站侧,用户端AI推理时延从300ms降至50ms,支撑实时XR交互。
  5. 空天地一体化

    • 规划低轨卫星星座(300颗),与地面700MHz网络协同,实现全球无缝覆盖。2026年将开展首次星地5G-A视频回传试验。
  6. 绿色节能技术

    • 研发全双工基站,通过智能关断技术降低能耗,试点基站年节电达1.2万度,目标2030年网络能效提升100倍。

三、生态协同:构建技术-产业-应用闭环

  1. 标准主导权争夺

    • 在ITU/3GPP主导立项12项6G标准,包括《基于5G NR的6G广播增强技术要求》,推动广播与通信深度融合成为国际标准。
  2. 产学研深度合作

    • 联合清华、北邮成立“未来通信联合研究院”,聚焦量子信息编码、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领域,2025年孵化30项专利技术。
  3. 垂直行业渗透

    • 智慧广电:利用6G超高清传输能力,实现8K直播端到端时延<1秒,2026年计划覆盖全国省级卫视。
    • 数字孪生:在雄安新区构建城市级数字孪生体,通过6G网络实时映射物理世界,支撑智能交通、灾害模拟等场景。

四、挑战与突破路径

挑战领域具体问题应对策略
高频段覆盖毫米波/太赫兹信号穿透力弱RIS+智能反射面组网,建设密度降低40%
能耗控制6G基站功耗是5G的3倍研发硅基光电子器件,能效提升50%
生态碎片化国际标准尚未统一牵头成立全球6G广电联盟,推动中国方案国际化

五、战略价值与未来展望

  1. 技术引领:通过5G-A与6G协同研发,广电有望在太赫兹通信、通感一体等关键领域占据全球标准制定权。
  2. 产业赋能:预计到2030年,广电6G技术将带动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
  3. 文化输出:借助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向全球用户提供沉浸式中华文化体验,海外用户占比提升至30%。

总结: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中国广电通过“5G-A技术验证-6G标准预埋-生态协同创新”的三阶段战略,正在构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优势在于:

  1. 频谱资源独特性:700MHz黄金频段为低轨卫星与地面网络融合提供基础;
  2. 广播基因优势:5G NR广播技术为6G多播/广播场景奠定基础;
  3. 后发创新势能:借鉴5G发展经验,规避技术路线风险。
    若能在2026-2030年关键窗口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广电有望在6G时代成为全球通信产业的新极点。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与6G预研:未来技术的提前布局
本文地址:https://www.hm-zl.cn/archives/3733.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30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