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在“5G+智慧城市”建设中,以全域感知网络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推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升级。以下是其关键路径与实践成果:
一、技术基础:构建全域感知的基础设施
5G承载网与物联网融合
广电5G承载网通过SDN/NFV技术实现网络架构的灵活配置,结合物联网终端设备(如智能传感器、摄像头),形成覆盖城市各区域的感知网络。例如,在低空域安全管理中,广电5G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实现城市安防监控的实时数据传输与智能分析。
- 网络切片技术:为高清视频、智能交通等高带宽需求业务提供专用通道,保障低时延与高可靠性。
- IPv6+升级:江苏广电通过SRv6、FlexE等技术构建超宽、融合的新一代网络,支持多业务承载与云网融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算力与AI赋能
中国广电统一规划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节点,打造“云网端”协同的算力底座。例如,阿里云与广电合作开发AI智能助手,实现客服、营销场景的快速部署,提升城市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二、应用场景:全域感知驱动城市智能化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
- 低空域安防:通过广电5G网络与无人机联动,实时监控城市低空区域(如无人机航拍、应急物资投送),提升城市安全响应能力。
- 应急广播与监测:利用广电的广播网络优势,结合5G实现灾害预警、应急信息的广覆盖快速分发。
民生服务与智慧生活
- 智慧医疗:5G支持远程诊疗、高清影像实时传输,打破医疗资源地域限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智能家居:通过广电5G网络与物联网终端(如智能机顶盒),实现家庭设备互联互通,提供远程控制、健康监测等场景化服务。
产业数字化转型
- 智慧能源:在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广电5G与AI结合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平衡。
- 智慧交通:通过5G网络支持车联网(V2X)通信,实现交通流量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
三、创新实践:技术融合与生态共建
超高清与低时延技术突破
- 云南广电部署“超高清低时延抗弱网IP直播技术”,支持4K/8K赛事直播,端到端延时小于700ms,为智慧城市中的大型活动提供高质量内容传输保障。
- 广电5G NR(新空口)技术拓展低时延、高可靠场景,推动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新兴应用。
跨行业协同与生态合作
- “广电+政务”:贵州广电与24个政府部门合作,推出“雪亮工程”“智慧旅游”等融合业务,提升城市治理效率。
- “广电+物联网”:浙江华数建设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汇聚城市传感器数据,支撑城市大脑的数据分析与决策。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
- 技术融合难度:需进一步解决5G与广电传统网络(如有线电视、卫星)的协同问题,优化多网融合架构。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全域感知网络涉及海量敏感数据,需强化加密算法与访问控制机制。
- 标准化与规模化:推动5G NR、AI等技术的行业标准制定,加速全国“一省一网”整合,提升网络覆盖率。
未来,中国广电计划以“天地一体、云网融合”为目标,深化5G与AI、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构建覆盖更广、响应更快的全域感知网络,助力智慧城市向“全场景智能”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