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作为全球首个将5G广播技术规模商用的运营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面临“技术领先但话语权不足”的挑战。需通过标准专利布局、联盟构建、生态输出等策略,争夺6G时代广播通信融合领域的主导权。以下是关键路径分析:
一、广电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现状
- 当前地位
优势领域:
- 3GPP R17+ 5G NR广播标准(中国提案占比超40%);
- ITU-R 广播与通信融合研究课题(牵头《5G广播技术演进》报告)。
短板:
- 在3GPP/ITU核心工作组担任报告人席位仅占2%(对比华为8%);
- 700MHz频段国际协调受阻(欧洲以600MHz为主)。
- 核心矛盾
技术路线之争:
阵营 技术主张 代表方
广电系 5G广播与单播深度耦合 中国、巴西、印度
电信系 广播作为边缘补充(仅组播优化) 欧美运营商
互联网系 完全IP化(依赖CDN替代广播) Google、Netflix
二、争夺话语权的四大战略
- 专利卡位:构建“广播通信”专利池
核心专利布局:
- 聚焦广播帧结构设计(如时隙分配专利CN114128267)、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增强等;
- 2025年前目标:5G广播标准必要专利(SEP)占比达15%(当前约8%)。
专利运营:
- 联合华为、中兴成立中国广播通信专利联盟,交叉授权降低海外诉讼风险。
- 标准组织渗透:从追随到主导
关键突破点:
- 3GPP SA1(需求组):推动“广播感知通信”纳入6G场景(如元宇宙万人同步交互);
- ITU-R WP6A:主导《广播与移动通信频谱共享指南》制定。
人才输送:
- 每年选派50+技术专家入驻3GPP,重点争夺“广播技术演进”子组主席席位。
- 区域联盟构建:打造“全球广播朋友圈”
发展中国家合作:
- 联合巴西、印尼等广电运营商成立5G广播推进组,输出中国方案(如700MHz广播覆盖模版);
- 在非洲推广“广播+应急通信”捆绑模式(对抗Starlink)。
欧洲分化策略:
- 与法国TDF、德国ARD合作试验5G广播文化传播(规避政治阻力)。
- 产业生态输出:从标准到商业闭环
端到端方案捆绑:
- 华为(设备)+广电(标准)+海思(芯片)联合出海,降低海外部署成本;
- 案例:为沙特构建“5G广播+伊斯兰文化内容”网络,项目额超20亿美元。
开源社区影响:
- 在O-RAN联盟推动广播功能接口开源(如FAPI接口扩展),削弱传统设备商垄断。
三、阶段化实施路径
阶段 目标 关键动作
20232025 巩固5G广播标准成果 推动3GPP R19完成广播与unicast资源池化;获得ITUR 2项标准主编席位
20262028 主导6G广播通信融合架构 在3GPP 6G SI阶段提交“通感算播一体化”提案;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有率超30%
2029+ 构建全球广播通信治理体系 发起成立Global Broadcast Alliance(GBA),制定行业认证规范
四、挑战与应对
- 政治壁垒:通过“技术中立”包装(如强调广播用于灾害预警),规避欧美审查;
- 技术代差:联合紫光展锐等开发RISC-V架构广播芯片,突破ARM/X86生态依赖;
- 资金压力:申请国家“文化走出去”专项基金,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
五、未来影响力展望
若策略成功,广电有望成为:
- 6G广播核心规则制定者:定义“文化数字主权频段”全球分配原则;
- 发展中国家通信基建新势力:在拉美、东南亚形成“中国标准”替代方案;
- 元宇宙基础传输架构控制方:通过广播多播技术掌握虚拟世界大规模并发入口。
典型案例设想:
- 2030年世界杯期间,全球1亿观众通过广电主导的5G广播标准接收8K全息直播,欧美运营商被迫支付专利费;
- 刚果(金)采用中国广电方案,用5G广播实现全国扫盲教育覆盖,成本仅为传统卫星方案的1/5。
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闭环,广电可打破国际通信旧秩序,构建文化科技领域的“中国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