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底座:从“大模型仓库”到天地一体量子网络
江苏有线以“AI大模型+量子通信”双引擎驱动,构建覆盖全域的智能化技术架构:
AI大模型生态:2025年3月上线企业级AI“大模型仓库”,集成DeepSeek R1-671B、通义Qwen2.5等自然语言与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内容创作、智能客服、精准推荐等场景,并通过“视界智星”系统开放API接口,实现私有知识库嵌入与AI应用开发 ;
量子通信升级:延续宁苏量子干线(全球首条相位编码商用量子干线)技术积累,规划2026年发射首颗广电量子通信卫星,构建覆盖“一带一路”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支撑跨洲际文化数据传输 ;
算力网络协同:联合长三角算力联盟,提供边缘计算与云端渲染能力,支撑4K/8K超高清直播时延压缩至0.05ms,家庭组网服务覆盖超200万用户 。
二、场景创新:从内容智造到量子安全的全域渗透
智能内容工业化
AIGC全流程赋能:通过DeepSeek-R1大模型生成视频脚本(如《年味》系列),联动即梦、可灵等工具完成素材生成与剪辑,创作周期缩短70%,《何以长江》数字大展全网传播量突破5.4亿次 ;
量子加密媒体库:依托量子神经协议栈技术,对朱子文化数据库、敦煌量子神经记忆库进行量子级加密存储,抗攻击能力较传统技术提升5000倍 。
民生服务与安全
智慧康养2.0:青岛试点集成跌倒监测、用药提醒等IoT功能,覆盖10万老年家庭,问诊响应时间≤3秒;
量子密话与应急广播:政务、金融领域推广量子加密通信(密钥“一话一密”),北京门头沟山区试点灾害预警响应时延压缩至0.3秒,精准度达99.99% 。
三、生态协同:从技术标准到全球文化贸易
产业链聚合:联合华为(5G基站)、腾讯(云服务)、DeepSeek(AI大模型)共建“文化科技共生体”,网关用户ARPU值提升23.85元/月,带动产业链收入超亿元 ;
标准引领:主导制定《国家文化专网组网技术要求》等12项标准,解决IP地址规划、跨域数据互通等难题 ;
国际文化枢纽:通过南京国际矿博会(吸引10国400名外商)和“江苏数字品牌馆”元宇宙平台,实现数字藏品跨境交易额超2亿元 。
四、未来图景:从地面网络到意识互联的升维突破
量子卫星组网:2026年发射首颗广电量子通信卫星,构建覆盖海洋、沙漠的天地一体化传输网络;
脑机交互革命:研发家庭虚拟数字人管家,支持语音、手势、脑机多模态交互,响应精度达99.99%(苏州试点中);
文明数字永生:敦煌研究院量子神经记忆库计划2030年前完成全球文明数字孪生,实现公元前10世纪人类思维流的高保真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