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模型生态:从技术适配到行业赋能
垂直领域模型开发与本地化部署
广电企业基于业务场景需求,联合科研机构开发垂类大模型。例如,湖北广电网络打造“楚韵智能体”,融合荆楚文化数字资产与方言理解能力,实现内容审核智能化与生产效率提升 ;华数集团推出政务、文旅、纪检等领域的垂类模型,通过预装行业大模型+知识库模式,将企业适配周期缩短60%,综合成本降低50% 。江苏广电则联合南京大学研发多模态视听模型,支持三维场景重建与交互式数字人开发,赋能《非诚勿扰》等节目推出情感交互数智人“小零” 。
大模型驱动的全链条内容生产
DeepSeek系列大模型在广电行业的应用已形成矩阵化布局:
创意生成:广西广电网络通过“一键成片”功能实现短视频智能剪辑,陕西广电赋能文化资源库建设,激活经典IP的数字化创作 ;
审核提效:湖北广电搭建“视频-音频-文本”三维审查系统,审核效率提升40%;广电云平台集成数字水印技术,8K超高清内容盗版识别率达90% ;
多语种传播:纪录片《苏东坡》《中国官箴》通过多模态解析生成多语种素材,推动文化出海 。
二、算力网络:从分散布局到协同调度
“1+7+31+N”多级算力体系建设
中国广电加速推进分布式算力网络布局,以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核心,聚合96处数据中心资源,形成“中央-省-市-边缘”四级协同架构。依托广电互联网骨干网(CBNET)与5G 700MHz广覆盖优势,实现东西部算力超互补与任务就近调度,文化计算任务响应速度提升30% 。例如,光谷智算中心部署2.5万P算力,支撑华中地区AI生态发展;华数云平台通过智能调度实现浙江省内算力资源动态调配,构建“算力即服务”(CaaS)新模式 。
安全可信的算力底座构建
广电行业强化国产化与安全防护:华数信创适配实验室完成国产AI芯片与系统兼容性验证;广电总局“安播链”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内容全流程溯源,结合可信计算构建“算力-数据-模型”三位一体防护体系,数据泄露风险降低80% 。
三、场景创新:从功能升级到生态共振
用户服务智能化跃迁
5G智能客服:中广电移动公司部署DeepSeek V3/R1全参数模型,答案输出速率达50 Token/s,覆盖5000个知识点;歌华有线、广东广电等打造“人工+AI”协同模式,用户排队时长降低33.8% ;
个性化交互:福建广电接入数智人“福晶晶”,支持语音遥控与影视推荐;江苏广电“ai荔枝”客户端推出智能体助手,集成新闻爆料、文旅导览等9大垂类服务,用户日均互动超20万次 。
社会治理与文化普惠深度融合
政务赋能:中国广电山东公司通过DeepSeek微调模型实现党员教育培训智能化,基层党建效率提升60%;华数“反诈探长”系统累计处理118万号码开卡,识别风险11.3万件 ;
银发经济:广电网络整合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日均触达老年用户500万人次;浙江“电视问诊”系统匹配电子病历准确率达95%,覆盖超500万家庭 。
数字经济与文旅生态协同
华数“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上线AI导游“艾珈”,实现景点智能推荐与路线规划;广电与文旅部门联动开展“微短剧+旅游”展播,《滨海如梦令》等作品覆盖高铁屏幕26万块,带动沿线消费增长12% 。
四、未来图景:从技术突破到全球标准引领
到2026年,广电AI生态将实现三大跃升:
智算泛在化:插入式微型终端覆盖1亿家庭,三模遥控器普及率突破60%,算力时延压缩至20ms ;
服务人本化:脑机接口、手势控制等新型交互进入试点,构建“无感化”智慧生活中枢 ;
生态全球化:推动《西游记》等IP多语种改编标准输出,参与国际超高清与区块链技术标准制定 。
正如华数集团所言:“人工智能+广电不是选择题,而是行业涅槃的必答题。”这场以算力筑基、模型赋能、场景重构为特征的变革,正在书写广电从“功能媒介”向“智慧生态”转型的新篇章。未来,随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方案》全面落地,广电行业将以AI大模型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文化科技生态的爆发式增长。